公证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公证资讯

 

 

稿件来源: 滨海时报

 

  “实践证明,律师队伍是推进公共法律服务的一支重要力量。”新区司法局负责人介绍,近年来,新区通过政府购买法律服务的方式,选派优秀律师到基层单位参与人民调解、提供法律服务等举措,一举解决了基层没有律师的问题,进一步健全了律师参与公共法律服务的网络。目前,全区律师年均承办法律援助736件,为群众免费解答法律咨询3988人次。
  律师业日益完善行业发展迅速
  一年来新区探索出了发挥律师行业优势促进社会治理的新路子,成效显著。律师业为区域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壮大、农村土地承包与流转、农业产业化与农产品销售等方面提供了法律服务。农村土地征用、城乡房屋拆迁等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广大律师主动为党委政府解忧,积极介入或配合有关部门依法正确地处理,避免涉法涉诉事件的发生,维护基层社会稳定。广大律师积极参与各类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工作,引导群众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一些律师事务所还为对接村居的人民调解员提供法律知识业务培训和指导,增强他们解决纠纷的能力。“律师结合实际,围绕群众最关心的热点和焦点问题,及时收集梳理,及时解决,不属于本系统管理事项及时移交转办,切实发挥了律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工作者的职能作用。”滨海新区司法局负责人说,今后新区将进一步加强舆论引导和社会宣传工作,提升律师队伍的社会公信力。
  由于有了用武之地,律师业在新区得到滋养,快速发展。今年,一季度新区律师业共办理各类案件1282件、业务收费3635.56万元。截至目前,新区共有律师事务所104家、执业律师863名,其中新设律师事务所12家,新增执业律师98名,较去年同比增长11.3%。据了解,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新区今年将着力为律师业营造更优的发展环境,强化其服务经济发展的能力。
  公证业务成新生力量
  2016年8月下旬,塘沽公证处受理天津航天北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的申请,为“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船运搭载纪念”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次船运起航纪念”的纪念封做保全公证。这是新区公证事业首次介入到运载火箭搭载纪念封的保全公证,开启了新区公证事业介入到航天事业的新纪元。
  这是新区公证事业蓬勃发展的缩影。记者从新区司法局获悉,2016年,局下属的塘沽公证处、汉沽公证处、大港公证处三家公证处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11874件,公证工作在服务新区经济社会发展、预防化解矛盾纠纷、保障当事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新区司法行政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司法部、天津市司法局工作要求,大力拓展和规范公证法律服务,健全完善公证工作体制机制,加强公证工作管理,实现了公证事业持续健康发展。2016年,塘沽公证处共办理各类公证事项6671件。其中:民事类4868件;内经类610件;涉外类1237件,比去年提高了3.17%;外经类52 件,比去年提高了117%;建设工程招投标开标117件次,比去年提高72%;遗嘱307 件,比去年提高了21.34%;为残疾人、低保户、困难120项公证减免公证费142160元。汉沽公证处共办理各类公证2198件,其中:民事证1338件、经济证54件、涉外民事证806件,法律援助证26件。大港公证处共办理各类公证3005件,其中:国内民事1870件,国内经济87件,涉外民事1023件,涉外经济13件。

  据了解,新区公证服务已发生新的转变,走进航天事业,走进还迁选房,助力社会和谐稳定。在胡家园街头道沟还迁房安置工作中,新区司法局带领公证人员自觉为经济转型升级、项目引进和民计民生开展公证服务。还迁房安置工作涉及8个村、7900户、22500人,时间紧、任务重,公证人员每天都在现场连续工作12个小时以上,连续5天加班至深夜,严把公证质量,赢得了还迁群众的信任,全体还迁村民顺利完成了签约、选房工作,胡家园街道办事处专门给新区司法局发去感谢信,对公证人员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表达感谢与赞扬。在小王庄镇还迁楼分房现场监督公证中,在历时7个月,涉及12个村,村民几万人分配住房4978套的工作中,大港公证处公证人员现场监督17场次,召开协调会7次,电脑软件演示3次,既热情服务,又规范办公,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获得百姓的肯定。